央廣網天津5月16日消息(記者韓雨晨)記者從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獲悉,2023年5月18日是第47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天津市50余家博物館策劃推出170余項專題展覽和主題活動,通過展覽、社教、研學、演藝、燈光秀等多種形式,為公眾獻上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搭建新的文旅商融合業態和場景,與公眾共享博物館發展成果。
據了解,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天津戲劇博物館、文廟博物館、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利順德博物館、靜海區薩馬蘭奇紀念館等博物館將免費開放,天津郵政博物館也將免費開放珍寶館;張園(天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和中共天津市委舊址紀念館)當天門票半價優惠;李叔同(故居)紀念館、國家海洋博物館、老城博物館、梁啟超紀念館等還將推出延時開放服務,期間將舉辦各類社教與文化活動,以高質量文化和旅游供給使市民游客感知天津的文化品格與厚度。
在展覽方面,利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設立的數字藝術博物館將于5月18日對外開放,并重磅推出“梵高的世界──全景數字藝術互動大展”和“天津數字文博展”;天津博物館將推出“耀世奇珍──館藏文物精品陳列”,展現天津歷史悠久的集藏傳統,弘揚收藏家們化私為公、慷慨捐獻的精神;天津美術館、拜石文化博物館等館將舉辦油畫藝術展、少兒創意美術作品展等藝術主題展覽,用藝術啟迪心靈,為青少年美育帶來全新體驗。
此外,天津博物館將與天津市公交集團合作第二期“行走的博物館”,開發10條公交線路,開展“看天津展覽 聽天津故事5·18城市尋訪活動”。濱海新區以及南開、紅橋、西青、薊州等區文物部門將組織轄區內博物館開展博物館日主題活動,各博物館不僅敞開大門,讓更多市民、游客走進博物館,欣賞文化和藝術,還將開展進學校、進社區、進機場等多項活動,到群眾中去,讓群眾近距離體驗博物館的人文情懷,助力高品質美好生活。同時,為倡導健康收藏理念,規范民間收藏文物鑒定行為,天津市文物局指定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天津市文物交流中心為天津市常態化公益性文物鑒定咨詢服務機構,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兩家機構分別在本單位和靜海區開展民間收藏文物公益鑒定咨詢服務。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