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Z世代”“α世代”新消費群體,提供“鄰距離”一刻鐘便民服務,將“國潮+新潮”進行到底……今后,作為上海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重要載體的購物中心業態將如何發展迭代?近期,上海購物中心協會發布《上海購物中心2022—2023年度發展報告》,對后疫情時代購物中心業態的一些發展趨勢進行預測。

報告提出,2023年上海擬新開3萬平方米以上購物中心達45家,面積超300萬平方米,為近三年來最多的一年。這是因為一些原本在前兩年完工開業的項目受疫情影響延遲到了今年。2023年,上海3萬平方米以上購物中心總量將超過400家。

2022年,上海新開業購物中心(3萬平方米以上)共20家,其中新建開業3萬平方米以上的購物中心僅l0家,且都在四季度(多數在12月中下旬)開業,是多年來最少的。一些存量老舊購物中心(廣場)因經營單一經不起疫情沖擊,出租率大幅下降,入不敷出,有的關門大吉,轉手經營,有的并購調改,業態重組,去年第四季度調改重新開業有10家,占年度總開業數的50%。

從新開業購物中心的所在地看,五個新城和居民家門口的“十五分鐘生活圈”是它們的入駐新“熱土”。

上!笆奈濉币巹澋膶嵤,加快了五個新城的商業布局,2023年,奉賢新城的南方國際集團新開建“圓都”項目正加快建設,浦東新區的臨港愛琴海等多個購物中心(廣場)新建開業,青浦新城的上海東渡蛙城等多個購物中心(廣場)擬在年內開業,這些新項目都將推動新城商圈建設。

三年疫情對社區商業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社區型購物中心利用已有的社群、“團長”等新的營銷模式,以“鄰距離”提供便捷的一刻鐘便民服務。一些駐店品牌餐飲、超市藥房充分利用外賣外銷外送模式,讓消費者足不出戶也能享受美好生活。報告指出,2023年上海擬新開的購物中心項目中,3萬—5萬平方米的有20家,加上新開3萬平方米以下社區商業廣場,占上海新開項目的50%以上。

“國潮+新潮”相融合的業態,也將成為2023年購物中心發展的新趨勢!吧虡I+文化”“商業+藝術”“商業+運動健身”等跨界復合體驗型品牌將以首店首發等形式,不斷呈現在消費者面前;類似“圍爐煮茶”、主題市集、露營微度假、微電影微劇場、智創電玩、新能源車聯銷等既有中式消費又有時尚體驗的跨界業態更受消費者青睞;運用數字化技術進行運營創新,營造新場景,將成為主要的競爭手段和制勝法寶;“元宇宙”技術的開發運用,將現實場景與虛擬場景有機融合,將是購物中心聚客增流的重要內容。

編輯:郭振丹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